202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对于玻璃瓶的膨胀系数有明确的测试方法“4022 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测定法",其计算公式为:
式中:t0 为初始温度或基准温度,℃;
t 为供试品加热后的温度,℃;
L0 为试验时玻璃供试品在温度 t0 时的长度,mm;
L 为供试品在温度 t 时的长度,mm。
药品包装用玻璃产品线热膨胀系数指标的温度范围是(20~300℃),则标称基准温度 t0 是 20℃,供试品终点温度 t 是 300℃,也可表示为 a(20℃;300℃)。
1.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是评估其热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。通过测量热膨胀系数,可以了解玻璃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如:高CTE玻璃(如普通钠钙玻璃)在快速冷却/加热时易破裂,而低CTE玻璃(如硼硅酸盐玻璃)更耐热冲击。例如:注射剂玻璃瓶(如西林瓶)需经受121℃高压灭菌,CTE必须控制在 3∼5×10−6K−13∼5×10−6K−1 以下,否则易爆裂。
2.不同批次的玻璃原料或工艺波动可能导致CTE变化,测试可确保产品均一性。
3.解决玻璃瓶与其他组件的配合性。如金属盖(如铝盖)或塑料盖(如PP)的CTE与玻璃瓶差异较大,可能导致热循环后密封失效。金属盖(如铝盖)或塑料盖(如PP)的CTE与玻璃瓶差异较大,可能导致热循环后密封失效。
4.有助于瓶体设计。 壁厚均匀性,不均匀壁厚会加剧热应力集中。 几何形状:曲率半径小的部位(如瓶肩)更易因CTE差异开裂。指导退火工艺:退火可减少内部残余应力,提高热稳定性。 材料分层: 某些玻璃瓶可能采用多层结构(如药物包装的硼硅酸盐内层+钠钙外层),需匹配各层CTE以避免界面应力。
药用玻璃瓶线热膨胀系数是鉴别玻璃瓶材质的重要依据,是玻璃瓶生产和使用中重要参考数据。济南三泉紧跟202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要求,为药用玻璃输液瓶、西林瓶、安瓿瓶、预灌封注射器专门设计的线热膨胀系数测试仪,能够快速,准确的测试线热膨胀系数,解决众多机构在测试中遇到的痛点。
扫一扫 微信咨询
©2025 济南三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sitemap.xml 总访问量:139232 管理登陆